应天归德 智圆行方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正文

童庆禧院士到我校做学术报告

作者:岁有声 | 来源:科研处 | 时间:2021-05-19

5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童庆禧研究员在我校三商楼做题为《数字中国与遥感技术》的学术报告。商丘市科学技术协会和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负责同志、校科研处负责同志、测绘与规划学院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程功鹏主持。

童庆禧院士通过大量史料及高清晰卫星遥感图片形象展示遥感技术的发展变革,从数字中国、国家安全到航空航天、天气观测、灾害监测、农作物预测、工程监控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遥感技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童庆禧院士的报告立意高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生动严谨,以朴质平实、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看不透、摸不着的尖端遥感技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令人深受教育与启发。

程功鹏在总结讲话中希望广大师生要学习童院士三种精神:一是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二是永不止步的探索和学习精神;三是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童庆禧简介:

童庆禧,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英国萨里大学空间技术中心聘为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是我国遥感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他曾参与包括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在内的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等一系列遥感技术和空间信息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先后主持承担了对我国遥感技术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等科技攻关任务,在我国主要自然灾害遥感监测,特别是在洪水灾害的卫星和航空遥感监测和评估、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遥感应急反应和快速分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倡导和开展了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和应用研究,对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00年以来,他又致力于推进对地观测微小卫星的发展,他所倡导的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北京一号”和“北京二号”已先后于2005年10月27日和2015年7月11日发射成功并在国际合作以及技术、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童院士的遥感研究成果曾13次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也获得过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颁发的“国际遥感科技成就奖”和亚洲遥感协会颁发的“亚洲遥感贡献奖”。

(编辑:王四正 审核:郭宁)

关闭

  • 学校微信学校微信
  • 学校微博学校微博
 

版权所有:商丘师范学院 | 豫ICP备05002432号-1

豫公网安备41140202000296号

地址:商丘市平原路55号 | 邮编:476000  

招生电话:0370-3057992/3057995/3057997 

服务邮箱:xxzx@sq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