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粮食主产区绿色转型路径,7月22日至8月8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李明月博士课题组,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粮食主产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发生机理、效应与政策优化研究(编号:24CGL091)”,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开启了一场关乎国家粮仓未来“底色”的科学探寻。

紧贴大地,倾听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第一线脉动
该课题组已深入河南省9个产粮大县的17个乡镇、36个行政村,开展大规模的微观农户实地调查和访谈工作,这不仅为产粮大县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绘制精准“导航图”,更以扎实的田野工作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绿色动能。


抽丝剥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靶向发力奠基
调研期间,团队克服农时紧张、地域跨度大等困难,在村委室、在田间地头,与普通农户、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负责人展开一对一深度访谈。调研聚焦农药化肥减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等核心问题,挖掘绿色生产推广的堵点与痛点,分析技术门槛、成本收益及政策工具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旨在为农业绿色转型绘制精准“导航图”。


服务国家:以科研之力守护“中国饭碗”
作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战略的典型案例,该研究紧扣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重大需求,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使命。团队将基于调研成果,形成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



此次调研是我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彰显了高校科研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供稿单位:科研处 审核:郑向杰 编审:贾莉美 审签:冉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