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归德 智圆行方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师院>>正文

《河南日报》理论版刊发我校承担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成果

作者:郑向杰 | 来源:党委宣传部 科研处 | 时间:2023-04-12

3月29日,《河南日报》理论版刊发我校承担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成果《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该文章是张志坚教授主持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研究和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视察延安、安阳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委托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与世界意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影响。

文章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903241877081823&wfr=spider&for=pc

文章原文:

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

张志坚 徐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智慧农业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河南应抓好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以数字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革新,培育农业生产服务新业态。

加快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农业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问题集中在土地流转改革,土地制度创新能够改变人地关系,从而激发潜在的增长活力,成为中国式改革的一项基本经验。在当前数字经济的普惠辐射下,以智慧农业为标志的技术变迁型改革,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的传统生产方式与生活状况。

数字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迭代更新快、集成创新强”的特征,引发了全社会大规模的应用型创新,农业领域也是如此。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我省于2020年4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数字下乡”促进了城乡与产业要素的互动融合,缩小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城乡差距,使得我省城乡网络信号、手机使用、软件培训、信息获得渠道基本趋同,农村数字化指标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数字技术开始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不断开发出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形成农业生产新模式。一是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升级改造。利用物联网和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来掌握土地墒情和作物苗情的动态变化,实现节水灌溉、无人机播种、防治病虫害、应对天气变化等。二是“大棚车间”模式。智能化管理软件在大棚种植中广泛使用,以物联网技术实现作物种植环境的温度湿度的智能化控制,大棚养殖种植的“车间管理”模式已经初见端倪。三是农副产品的智能化加工与检测。数字技术向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图像识别AI技术也运用于食品加工与检测,促使农业加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升级。四是农产品智慧物流与配送。智慧物流模式能够整合农产品仓储和深加工的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链,进而贯通到田间地头的种植链,而多链融合又为农业数据集成和综合运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满足了农作物生长地域性强、环境复杂、品质多样的特点,有助于精耕细作,培育地方品牌,提升农民收入。尤其是在农村电商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潮流下,我省农业物联网与大棚种植技术、农业机械的数字采集与数据传递技术、农业无人机的图像识别技术开始逐步推广,形成了“模仿创新—技术外溢—迭代创新”的技术演化路径。

由此可见,我省城乡“数字鸿沟”不断被填平,数字技术的应用门槛在农业生产中不断降低,开启了数字赋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旨在进一步将制造服务业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农业生产,释放了由服务端推进现代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强力政策信号。长期以来,我省农业要素服务被锁定在田间地头的低端水平,成为智慧农业的短板。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当前,我省需要进一步提升农业数字化流通与服务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我省农村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导模式,流动性人口多,市场与技术信息不对称,生产性服务缺乏产业化的市场条件,农资流通渠道存在短板。另一方面,我省农村电商发展速度较快,5G网络和千兆光网覆盖了全省所有乡镇,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电商零售额达753.9亿元,占电商全部零售额的4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我省农村“直播电商”“淘宝下乡”“县长带货”已经蔚然成风,“快递+电商”融合发展的模式已经成熟,农村电商从业者、经纪人、物流配送队伍已成规模。我省拥有电商进农村67个国家级示范县、32个省级示范县,培育了188个淘宝村和121个淘宝镇,数量居全国第七位。

但我省农村电商在总体上“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表现出“门槛低、渠道乱、小而散”的特征,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头部电商平台。具体来说,一是B2C模式居多,B2B模式较少;二是以家庭为主的小微规模经营占据绝大比例,规模以上的农户经营较少;三是以面向城镇人口的副食直销品为主,农业生产资料的网络渠道较少。

目前,我省广大农户还迫切需要技术信息、灌溉收割、农资供应、农机维修、仓储运输、初级加工等生产性服务,因而要将电商销售平台转向生产服务领域,以此释放农村基层的生产活力。为此,应打造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推广平台,降低农业数字技术的应用门槛;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开展智慧农业的科技服务,利用“农科抖音”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使得“三品一标”与智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相互促进。

总之,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应依托家庭农户生产方式,遵循农业技术演化与推广规律,从生产端与服务端推动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技术变迁,促进农业要素服务新形态,促进城乡双向循环互动,走出一条以工促农、城乡协同、共同富裕的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科研处 审核:冉祥华 编审:贾莉美 审签:王希文)

关闭

  • 学校微信学校微信
  • 学校微博学校微博
 

版权所有:商丘师范学院 | 豫ICP备05002432号-1

豫公网安备41140202000296号

地址:商丘市平原路55号 | 邮编:476000  

招生电话:0370-3057992/3057995/3057997 

服务邮箱:xxzx@sqnu.edu.cn